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对策思考

作者:李玥信息来源: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4-01-02 浏览:1420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考察时,高瞻远瞩地作出了“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号召,为引领我国高质量发展和打造中国品牌指明了方向、目标和任务。

品牌是高质量、高标准、高技术、高信誉、高社会责任感和高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更是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区域来说,品牌反映了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经济崛起的背后常常依靠的是品牌;对于企业而言,品牌意味着市场实力甚至生存发展空间。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品牌的培育和建设,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始终筑牢品牌建设的物质和精神根基,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一、我国品牌建设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做强做大民族品牌。品牌,国之大者,不可不察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健全品牌培育、评价、宣传和保护工作机制,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群体。

(一)培育引导不断加强。深入实施质量强国、品牌发展战略,加强政策引导,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和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保护,不断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力度。积极开展第三方高端品牌认证,鼓励企业创建国家品牌,开设中国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评选。引导企业制订超越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坚持推进品牌企业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高校院所学科团队与品牌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不断加强品牌培育的引导机制。

(二)示范引领成效突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标杆带动作用,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较强品牌效应和影响力的品牌“主力军”。在2023年12月13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世界500强中,中国有48个品牌入选,总数位居全球第三。

  (三)质量环境持续优化。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充分运用行政、法律、社会舆论、市场规则等多种手段加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红黑名单、分级监管、质量抽查等制度,加快形成规范和完善的品牌保护体系,为品牌建设保驾护航。 以“中国品牌日”为抓手提升全民品牌意识。

二、我国品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品牌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但跟国外品牌发展先进国家相比、跟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相比、跟中国品牌发展的现实相比,我国品牌建设的基础还不够扎实,品牌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

(一)企业对品牌及品牌建设的认知还不够。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更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精神境界的展现。受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制约,不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品牌的认识普遍不够,内动力少一些,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热情需要提高。

(二)政府、企业对品牌建设的经费投入还不够。一方面,政府对品牌战略实施的资金支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主管部门仍然将参与区域品牌建设作为政治任务,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品牌结果在市场中被采信或认可度低、品牌影响力特别是在国际影响力小。另一方面,企业对品牌建设缺乏长久规划,有的企业虽然有了商标和品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存在着“小富即安”的思想,在技术改造、创新发展等方面投入较少,导致企业在新产品和新技术工艺等方面研发成果可利用的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更少,无法利用已有的品牌优势拓展产业链条。

(三)品牌建设协作共享还不够。品牌建设需要发改、经信、商务、科技、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保驾护航,品牌质效需要部门通力合作。目前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信息资源共享不够及时。

(四)品牌建设标准、认证依据不够完善。目前,国内已开展的品牌建设工作多以“标准+认证”模式作为评价手段,如“江苏精品”“浙江制造”“上海品牌”“好品山东”“皖美品质”“深圳标准”等均以产品(服务)的标准作为先进性评价对象和认证依据。但是,品牌建设工作中使用的标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申报主体承担团体标准制定成本过高,团体标准先进性、创新性不足且制定过程耗时、耗力等,使品牌培育过程冗长、繁琐。

三、有关对策及建议

品牌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一方面是世界先进生产方式的导向,是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更是满足先进生产力的向往,承载着人民群众、千家万户对高品质生活的期盼。高质量是高资金堆出来的,没有高的资金投入,很难开展数以百千万计的比对、提升、创新,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千分点,都是成本的堆积。中国品牌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形象,更代表着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自信凝聚,如果供给质量不高,中高端购买力外流,影响企业发展后劲的同时也将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培育打造一批质量过硬、美誉度高、竞争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既有利于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有效引领、激发和拓展消费需求,又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还有利于推动更多中国产品“走出去”,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一)夯实品牌发展基础。开展品牌理论、价值评价研究,推动品牌价值评价和结果应用,有针对性的制定中国品牌的战略规划、培育机制、管理体系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品牌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国外知名品牌成功过程的研究,促进品牌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支持鼓励高校设立品牌管理专业或品牌管理学科方向,创立品牌学院(研究院),加强并加快有关品牌管理的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分层次加强对领导干部、企业家、品牌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组织实施品牌战略、决策服务、企业品牌经营管理、依法行政的能力,全面打牢品牌发展基础。

(二)优化品牌发展环境。加强对品牌战略实施的财政支持,增加品牌保护、管理培训和形象宣传等专项经费。政府采购应突显优质优价,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采购驰名、著名商标企业的产品,对知名品牌企业在土地供给、融资贷款等方面优先安排。围绕中国品牌战略的总体要求,建议各级政府大力营造好有利于培育知名产品、知名企业、知名企业家、知名社会组织、知名区域的宏观环境和社会氛围,在人、财、物等方面积极扶持品牌企业,使有限的资源向品牌企业集聚,做大做强知名品牌企业;鼓励兴办品牌产业园区,对打造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品牌园区给予人才、资金、税收、土地等政策倾斜,同时鼓励品牌企业反哺中小企业,用质量管理理念吸收中小企业配套,提升产品质量和经营效益,实现更高层面的新发展,达到实现共同富裕的境界。

(三)增强品牌发展动能。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培育产品卓越、品牌卓著的世界一流企业,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动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大力推动重点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与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核心关键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产业升级。推动质量管理创新,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强化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指导企业在产品创新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用户服务敏捷化、产业体系生态化等方面,提高质量设计、在线诊断、产品溯源等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能力。

(四)扩大品牌发展影响。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关注自主品牌成长,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升中国品牌竞争力,共同促进中国品牌做大做强。开展系列品牌活动,组织“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中国农交会”“中国工业品牌之旅”等国家级国内国外展会,鼓励社会各界增强品牌意识,培养消费者自主品牌情感,树立消费信心,扩大自主品牌消费,提高中国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扩大中国品牌的知名度。

(五)发挥好企业首席质量官作用。首席质量官是推动质量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是企业质量工作的第一责任者,是质量强国建设的实践者,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者。品牌包括有形质量和无形质量,首席质量官是这两个质量的有机结合体。目前,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共有登记在册企业首席质量官20万名,要充分发挥好企业首席质量官作用,坚持把质量的理念化为质量的实践,不断试验实践创新,提炼出符合本国本企业本部门运用自如且简单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持续推动中国品牌建设走深走实。

(六)建立“中国精品”认证制度。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要求。当前,传统消费理念不断被更新,消费者越来越钟情于品牌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商品,越受消费者欢迎。“以质量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助推消费增长”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知名品牌认证制度,建立从政府到企业、从法律到认证,覆盖全社会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开展“中国精品”认证。在制度建设上,建立认证联盟,制定认证规范,确定标准体系;在组织实施上,适时向社会公示,及时向社会公告,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强化工作纪律约束,通过“中国精品”认证,逐步确立“中国品牌、质量一流、世界共享”的国家形象。

一个事物的成熟和成功需要经过千锤百炼,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努力。中国品牌要达到世界顶级水平,同样需要花费大的心力、财力、人力,以时间换取空间。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社会共识,集中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人、财、物等方面优势兵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实现一个行业一个行业、一个产品一个产品质量提升,中国品牌才能长久立于世界品牌之林。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共同为实现这个目标努力奋斗。